临界淬火速率检测
检测项目
1. 临界冷却速率范围测定:量化材料在200-600℃区间的冷却速率阈值(单位:℃/s)
2. 马氏体转变温度(Ms点)测定:记录相变起始温度(精度±2℃)
3. 残余奥氏体含量分析:采用XRD法测定含量范围(0.5-15%)
4. 硬度梯度测试:表层至心部维氏硬度差值(ΔHV≥50)
5. 金相组织评级:依据ASTM E112评定晶粒度等级(G4-G10)
检测范围
1. 合金结构钢:包括4140、4340等中碳合金钢淬透性评估
2. 工具钢:D2、H13等冷热作模具钢临界冷却能力测试
3. 不锈钢:马氏体不锈钢(如420系列)相变动力学研究
4. 铝合金:7xxx系列高强铝合金固溶处理效果验证
5. 钛合金:TC4等α+β型钛合金β相变点测定
检测方法
1. ASTM A255:端淬试验法测定钢的淬透性曲线
2. ISO 642: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
3. GB/T 227:碳素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
4. GB/T 225: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
5. JIS G0561: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测定方法
检测设备
1. 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:实现10^3-10^6℃/s可控冷却速率
2. TA Instruments Q20差示扫描量热仪:测量相变潜热与温度关系
3. L78 RITA快速淬火膨胀仪:记录0.1-500℃/s冷却过程的尺寸变化
4. Buehler Omnimet MHT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-1000g的梯度硬度测试
5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-1000倍组织观测系统
6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残余奥氏体定量分析系统
7. Netzsch LFA467激光导热仪:热扩散系数动态测量装置
8. Instron 5982电子万能试验机:同步采集冷却过程的力学性能变化
9. Keyence VHX-7000超景深显微镜:三维表面形貌重构系统
10. Thermo Fisher ARL iSpark直读光谱仪:成分偏差对淬透性影响分析系统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